《2002年统计年鉴》是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份权威性统计资料,全面记录了2001年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情况。作为一份重要的统计年鉴,它不仅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持,也为学者、企业和公众了解中国的发展现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本文将围绕《2002年统计年鉴》的主要内容,从经济数据、社会数据和行业数据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中国经济数据的全面分析
根据《2002年统计年鉴》,200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了10.97万亿元,同比增长7.3%。这一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在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后,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56万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95万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46万亿元。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而第三产业也在快速发展。
在对外贸易方面,2001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到了5097.7亿美元,同比增长7.5%。其中,出口总额为2661.6亿美元,进口总额为2436.1亿美元,贸易顺差为225.5亿美元。这一数据显示,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显著。
社会数据的深入解读
《2002年统计年鉴》还详细记录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各项数据。2001年,中国总人口为12.76亿人,其中城镇人口为4.81亿人,农村人口为7.95亿人。城镇化率为37.7%,表明中国城镇化进程正在稳步推进。
在教育领域,2001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达到了719.1万人,同比增长21.6%。这一数据反映了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高素质人才。此外,2001年中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1%,表明中国基础教育普及率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
在医疗卫生方面,2001年中国每千人口拥有医院床位数为2.4张,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为3.6人。这些数据显示,中国医疗卫生资源在不断增加,但相对于庞大的人口基数,仍然存在一定的供需矛盾。
行业数据的详细剖析
《2002年统计年鉴》对各行业的发展情况也进行了详细记录。在农业领域,2001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为4.53亿吨,同比增长1.0%。其中,稻谷产量为1.78亿吨,小麦产量为9387万吨,玉米产量为1.14亿吨。这一数据表明,中国粮食生产基本保持了稳定,为国家的粮食安全提供了保障。
在工业领域,2001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为4657.2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为2388.6亿元,同比增长5.5%。这一数据显示,中国工业企业的盈利能力在不断增强,国有企业的改革成效逐渐显现。
在服务业领域,2001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0.7%,同比增长1.1个百分点。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为1.02万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为0.62万亿元,金融业增加值为0.52万亿元。这一数据表明,中国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年鉴宝总结
《2002年统计年鉴》作为一份权威的统计资料,全面记录了中国在2001年的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情况。通过对其数据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在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行业升级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对于研究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来说,《2002年统计年鉴》无疑是一份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如果您需要下载《2002年统计年鉴》或其他年份的统计年鉴,欢迎访问年鉴宝,我们为您提供全面、便捷的统计年鉴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