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在2011年继续保持着快速发展的态势。《2011北京统计年鉴》作为权威的年度统计资料,全面记录了这一年北京在经济、社会、人口等各个领域的发展状况。本文将基于这份珍贵的统计年鉴数据,为您深入解读2011年北京的发展概况。
一、北京经济发展概况
根据《2011北京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1年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0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6.2亿元,增长0.9%;第二产业增加值3752.5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12111.7亿元,增长8.6%。
值得注意的是,第三产业在北京市经济结构中的比重持续提升,达到75.7%,充分体现了北京作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特征。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二、人口与社会发展数据
《2011北京统计年鉴》显示,2011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达到2018.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6.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740.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6.3%。人口城镇化率持续提高,反映出北京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在社会保障方面,2011年北京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62.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5.6万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家庭月人均480元调整为500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家庭年人均2520元调整为3000元,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三、重点行业发展情况
-
金融业:2011年北京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055.0亿元,比上年增长7.6%。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74984.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1%;各项贷款余额达到36499.6亿元,增长14.2%。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该行业2011年实现增加值1381.9亿元,增长16.5%。其中,软件业实现营业收入3408.0亿元,增长31.8%,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
文化创意产业:2011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938.6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2.1%。其中,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等行业发展尤为突出。
四、居民生活水平
《2011北京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1年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903元,比上年增长13.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736元,增长13.6%。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在消费方面,2011年北京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900.3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汽车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增长较快,反映出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
五、科技创新与教育发展
2011年,北京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达到936.6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8%。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达到77955件和40888件,比上年增长36.1%和22.0%,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在教育方面,2011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达到58.1万人,比上年增长2.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9%,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同时,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各类教育形式协调发展,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2011北京统计年鉴》作为权威的年度统计资料,不仅全面记录了北京在这一年的发展成就,更为我们深入了解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撑。通过这份统计年鉴,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北京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技创新等各个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也为未来首都的发展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对于研究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制定相关政策、进行学术研究等各方面的工作者来说,《2011北京统计年鉴》都是一份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资料。在年鉴宝网站,您可以方便地获取这份珍贵的统计年鉴,深入了解2011年北京的发展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