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

5,012次阅读
没有评论

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是由国家统计局编纂的一部权威性统计资料汇编,全面记录了中国在2010年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状况。作为一部重要的统计年鉴,它不仅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持,也为学者、企业和公众提供了宝贵的信息资源。本文将围绕《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的主要内容,从经济数据、社会数据和行业数据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经济数据: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根据《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39.8万亿元,同比增长10.3%。这一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后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1万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8.6万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7.1万亿元。三大产业的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占比逐年提升,显示出中国经济正在向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

在区域经济方面,东部地区依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其GDP占全国总量的53.1%。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GDP占比分别为19.7%和18.7%,显示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此外,年鉴还详细记录了各省市的经济数据,如广东省的GDP达到4.6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一,而上海市的人均GDP则高达7.6万元,显示出其经济的高度发达。

社会数据: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不仅关注经济发展,还详细记录了社会领域的各项数据。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109元,同比增长11.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919元,同比增长14.9%。这一数据显示,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在教育和医疗方面,年鉴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达到2231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5%,显示出中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到93.6万个,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3.8张,医疗保障水平显著提升。

此外,年鉴还记录了人口、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数据。2010年,中国总人口达到13.4亿,城镇化率为49.7%,显示出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到2.57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32亿人。

行业数据: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对各行各业的统计数据进行了详细记录,显示出中国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在工业领域,2010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为4.2万亿元,同比增长49.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6%,显示出中国制造业正在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在农业领域,201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46亿吨,同比增长2.9%。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9.8亿千瓦,显示出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

在服务业领域,2010年全国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7.1万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显示出中国服务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年鉴宝总结

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作为一部权威的统计资料汇编,全面记录了中国在2010年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状况。通过对其数据的详细解读,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这些数据不仅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学者、企业和公众提供了宝贵的信息资源。对于需要深入了解中国发展状况的读者来说,《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无疑是一部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如果您需要下载《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的完整数据,欢迎访问年鉴宝,我们为您提供最全面、最便捷的统计年鉴下载服务。

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