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统计年鉴是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份权威性统计资料,涵盖了全国及各省市的经济、社会、行业等多方面的数据。作为一份重要的参考工具,统计年鉴为研究者、政策制定者以及企业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持。本文将围绕2012年统计年鉴的主要内容,深入分析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中国经济总体概况
根据2012年统计年鉴,中国经济在2011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47.2万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10.1%,第二产业占46.8%,第三产业占43.1%。这一数据表明,中国经济结构正在逐步优化,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
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东部地区依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GDP占全国的比重超过50%。中部和西部地区则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GDP增速分别达到12.8%和14.2%。东北地区由于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经济增长相对缓慢,但仍保持了9.5%的增速。
社会发展的关键数据
2012年统计年鉴还详细记录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多项关键数据。2011年,全国人口总量达到13.47亿,城镇化率为51.3%,首次突破50%大关。这一数据标志着中国城镇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
在教育领域,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达到230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9%。这一数据表明,中国高等教育普及率显著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在医疗卫生方面,全国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3.8张,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同时,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超过95%,基本实现了全民医保的目标。
行业数据的深度分析
2012年统计年鉴对各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统计。在工业领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45万亿元,同比增长25.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5%,明显高于传统制造业的增速,显示出中国制造业正在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转型。
在农业领域,粮食总产量达到5.71亿吨,连续八年实现增产。这一数据表明,中国农业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同时,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9.7亿千瓦,同比增长6.5%。
在服务业领域,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增长迅速,增加值分别增长15.6%和18.5%。这一数据反映出中国服务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现代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各省市经济发展亮点
2012年统计年鉴还对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记录。以广东省为例,2011年GDP达到5.3万亿元,同比增长10.0%,继续位居全国首位。广东省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尤为突出,特别是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产业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
江苏省则以4.8万亿元的GDP紧随其后,同比增长11.0%。江苏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2011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3.5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30%。
山东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2011年GDP达到4.5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山东省的农业生产能力位居全国前列,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年鉴宝总结
2012年统计年鉴作为一份权威的统计资料,全面记录了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项数据。通过对其内容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以及各行业的蓬勃发展。这些数据不仅为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企业和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