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宜昌年鉴下载PDF

4,534次阅读
没有评论

宜昌市概况

宜昌市位于中国湖北省西部,是长江三峡的门户城市,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宜昌市总面积21,227平方公里,辖5区3市5县,常住人口约413万。作为湖北省的重要城市之一,宜昌不仅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重要的水电能源基地和交通枢纽。

根据2012年宜昌年鉴的数据,宜昌市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行业布局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年鉴详细记录了宜昌市在2012年的各项统计数据,为研究宜昌市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经济发展概况

2012年,宜昌市的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根据2012年宜昌年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2,500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10%,第二产业增加值占5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35%。宜昌市的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和服务业的比重持续上升。

宜昌市的工业经济表现尤为突出,特别是水电、化工、机械制造和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三峡大坝的建设和运营,使得宜昌成为中国最大的水电能源基地之一。此外,宜昌市的化工产业也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磷化工和精细化工领域。

社会事业发展

在社会事业方面,宜昌市在2012年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根据2012年宜昌年鉴,全市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的投入持续增加。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5所,中等职业学校30所,普通中学200所,小学500所,基本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

医疗卫生方面,宜昌市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200个,其中三级甲等医院3所,二级医院20所。全市每千人拥有医生数达到2.5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此外,宜昌市的文化事业也蓬勃发展,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5个,文化馆15个,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行业数据与特色产业

宜昌市的特色产业在2012年也表现出色。根据2012年宜昌年鉴,宜昌市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2,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50亿元。三峡大坝、屈原故里、清江画廊等景点成为国内外游客的热门目的地。

此外,宜昌市的农业也保持了稳定发展。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200万吨,水果产量达到100万吨,茶叶产量达到5万吨。宜昌市的柑橘、茶叶等农产品在全国享有盛誉,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交通与基础设施建设

宜昌市的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在2012年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根据2012年宜昌年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5,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00公里。宜昌三峡机场全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00万人次,成为湖北省重要的航空枢纽。

此外,宜昌市的水运条件得天独厚,长江黄金水道贯穿全境,宜昌港年货物吞吐量达到5,000万吨,是长江中上游重要的物流枢纽。宜昌市的铁路网络也日益完善,宜昌东站成为连接东西南北的重要交通节点。

年鉴宝总结

2012年宜昌年鉴详细记录了宜昌市在经济发展、社会事业、行业数据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成就。通过年鉴中的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宜昌市在2012年的发展轨迹和未来潜力。无论是作为水电能源基地,还是作为旅游胜地,宜昌市都在不断书写着新的篇章。对于研究宜昌市发展的学者和决策者来说,2012年宜昌年鉴无疑是一份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2012年宜昌年鉴下载PDF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