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凉山年鉴下载PDF

4,935次阅读
没有评论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四川省面积最大的地级行政区。凉山州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民族文化和重要的战略地位而闻名。2013年凉山年鉴详细记录了该地区在这一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为研究凉山州的历史和现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凉山州经济概况

根据2013年凉山年鉴,凉山州的经济在2013年保持了稳定增长。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1200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20%,第二产业增加值占50%,第三产业增加值占30%。凉山州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水电资源,尤其是水电开发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在工业方面,凉山州的矿产资源开发取得了显著进展。2013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50亿元,同比增长15%。主要工业产品包括铜、铅、锌、铁矿石等,其中铜产量达到10万吨,铅锌产量达到15万吨。此外,凉山州的水电装机容量在2013年突破了1000万千瓦,成为全国重要的水电基地之一。

凉山州社会数据

2013年凉山年鉴显示,凉山州的社会事业在2013年取得了显著进步。全州常住人口达到480万人,其中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0%以上。在教育方面,凉山州的基础教育普及率进一步提高,小学入学率达到99%,初中入学率达到95%。全州共有普通中学200所,职业中学30所,高等教育机构5所。

在医疗卫生方面,凉山州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2013年,全州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00个,其中医院50所,乡镇卫生院300所。每千人拥有医生数达到2.5人,每千人拥有床位数达到4张。此外,凉山州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5%,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0%。

凉山州行业数据

凉山州的农业在2013年也取得了显著成就。根据2013年凉山年鉴,全州农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同比增长8%。主要农产品包括水稻、玉米、马铃薯、烟草等,其中烟草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产量达到10万吨。凉山州的烟草产业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是全国重要的优质烟叶生产基地之一。

在旅游业方面,凉山州的旅游资源丰富,吸引了大量游客。2013年,全州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50亿元。主要旅游景点包括泸沽湖、邛海、螺髻山等,其中泸沽湖以其独特的摩梭文化和美丽的自然风光成为国内外游客的热门目的地。

凉山州的基础设施建设

2013年,凉山州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全州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00公里。凉山州的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凉山州的通信设施也取得了显著进步,全州固定电话用户达到5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00万户,互联网用户达到100万户。

凉山州的城镇化进程也在加快。2013年,全州城镇化率达到35%,比上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西昌市作为凉山州的首府,城镇化率达到了50%,成为全州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西昌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吸引了大量投资和人才。

凉山州的民族文化

凉山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彝族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2013年,凉山州举办了多次大型民族文化活动,如彝族火把节、彝族年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和研究。凉山州的民族文化不仅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精神生活,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资源。

2013年凉山年鉴详细记录了凉山州在这一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为研究凉山州的历史和现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通过阅读这本年鉴,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凉山州的经济、社会、行业等方面的最新动态,为决策和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2013年凉山年鉴下载PDF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