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统计年鉴汇总

4,432次阅读
没有评论

2015年统计年鉴是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份全面反映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文献。作为年鉴宝网站的核心资源之一,这份年鉴为研究者、政策制定者以及普通公众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本文将从经济数据、社会数据和行业数据三个方面,深入解读2015年统计年鉴的主要内容。

经济数据:稳步增长与结构调整

2015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67.67万亿元,同比增长6.9%。尽管增速有所放缓,但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进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50%,达到50.5%,标志着中国经济正逐步向服务型经济转型。

在区域经济方面,东部地区依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但中西部地区的增速明显加快。例如,四川省的GDP增速达到8.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2015年统计年鉴还详细记录了各省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市场、对外贸易等关键经济指标,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社会数据:民生改善与人口变化

2015年,中国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19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422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到8.58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超过13亿人。

人口方面,2015年中国总人口为13.75亿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6‰。随着老龄化问题的加剧,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0.5%,老年人口抚养比持续上升。此外,2015年统计年鉴还详细记录了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情况,为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行业数据: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

2015年,中国各行业在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制造业依然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但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明显高于传统制造业。例如,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远高于制造业整体增速。

在服务业方面,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增速较快,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2015年统计年鉴还详细记录了各行业的就业情况、企业规模、经济效益等数据,为行业分析提供了重要参考。

年鉴宝总结

2015年统计年鉴作为一份全面反映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文献,为研究者、政策制定者以及普通公众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通过年鉴宝网站,用户可以方便地下载和查阅这份年鉴,深入了解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各个方面。无论是经济数据、社会数据还是行业数据,2015年统计年鉴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信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的发展脉络。

2015年统计年鉴汇总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