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

5,306次阅读
没有评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是一部全面记录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文献,每年出版一次,涵盖了全国各省市的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的数据和情况。2017年度的年鉴详细记录了当年中国的各项发展成就和统计数据,为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和公众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全国经济数据概览

2017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82.7万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5万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33.4万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42.8万亿元,增长8.0%。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974元,同比增长9.0%。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中,详细记录了各省市的经济数据。例如,广东省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2017年GDP达到8.99万亿元,同比增长7.5%。江苏省紧随其后,GDP为8.59万亿元,同比增长7.2%。这些数据反映了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同时也展示了中国经济的整体实力。

社会数据与民生改善

2017年,中国社会事业取得了显著进展。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35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保持在较低水平。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8322元,同比增长7.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445元,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955元,增长8.1%。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中,还详细记录了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数据。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达到2695万人,同比增长2.9%。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到98.7万个,同比增长2.1%。这些数据反映了中国在改善民生、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方面取得的成就。

行业数据与发展趋势

2017年,中国各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4%,增速明显快于整体工业。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占GDP的比重达到51.6%,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中,详细记录了各行业的发展情况。例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0%,成为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保持稳定增长。这些数据反映了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成效。

地区经济发展差异

2017年,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依然明显。东部地区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GDP总量占全国的52.6%,同比增长7.1%。中部地区GDP总量占全国的21.0%,同比增长7.8%。西部地区GDP总量占全国的20.1%,同比增长8.0%。东北地区GDP总量占全国的6.3%,同比增长5.1%。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中,详细记录了各省市的经济发展情况。例如,北京市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2017年GDP达到2.8万亿元,同比增长6.7%。上海市作为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2017年GDP达到3.0万亿元,同比增长6.9%。这些数据反映了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年鉴宝总结

2017年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为我们提供了全面、详实的数据和情况,展示了中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通过阅读年鉴,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为政策制定和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2017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