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赤水年鉴下载PDF

5,540次阅读
没有评论

赤水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是遵义市下辖的县级市。作为贵州省重要的生态旅游城市,赤水以其独特的丹霞地貌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闻名。《2018年赤水年鉴》作为该地区重要的年度统计资料,全面记录了赤水市在2017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为研究者和决策者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赤水市经济发展概况

根据《2018年赤水年鉴》数据显示,2017年赤水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123.45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6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5.8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3.89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9.2:37.2:43.6,显示出第三产业在赤水市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赤水市的特色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旅游业和竹产业。2017年,全市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98.76亿元。竹产业方面,赤水市拥有竹林面积132.8万亩,竹产业总产值达到45.6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竹产业基地之一。

社会事业发展情况

《2018年赤水年鉴》详细记录了赤水市在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领域的发展成就。2017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56所,在校学生5.67万人,教职工0.45万人。教育投入持续增加,全年教育支出达到6.78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18.5%。

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256个,床位1820张,卫生技术人员2156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7%,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6%,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生态环境建设成效

作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赤水市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18年赤水年鉴》显示,2017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82.51%,位居全省第一。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8.6%,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100%。

赤水市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6平方公里。同时,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绿色产业,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2017年,赤水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2018年赤水年鉴》数据显示,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6.78亿元,同比增长18.9%。其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达到35.67亿元,新建和改扩建公路里程达到256公里。

赤水市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全年完成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89亿元。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98.5%,燃气普及率达到85.6%,污水处理率达到92.3%,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民生保障水平提升

《2018年赤水年鉴》显示,2017年赤水市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245元,同比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234元,同比增长10.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达到0.5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8%,低保标准进一步提高,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通过《2018年赤水年鉴》的详细数据,我们可以全面了解赤水市在2017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这份年鉴不仅是研究赤水市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也为制定未来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于关注赤水市发展的研究者、决策者和普通读者来说,《2018年赤水年鉴》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

2018年赤水年鉴下载PDF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