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张掖年鉴下载PDF

4,146次阅读
没有评论

张掖市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北部,是河西走廊的重要城市之一。张掖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自然景观而闻名,如著名的丹霞地貌和张掖大佛寺。2018年张掖年鉴详细记录了该市在经济、社会、行业等方面的数据和发展情况,为研究者和决策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张掖市经济概况

根据2018年张掖年鉴,张掖市的经济在2017年保持了稳定增长。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500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20%,第二产业增加值占30%,第三产业增加值占50%。张掖市的农业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主要农产品包括小麦、玉米、马铃薯和牛羊肉。工业方面,张掖市的能源、化工和建材行业是支柱产业,特别是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迅速,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逐年增加。

社会数据与人口发展

2018年张掖年鉴显示,张掖市的总人口为13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占40%,农村人口占60%。全市的城镇化率逐年提高,2017年达到45%。教育方面,张掖市拥有各类学校500所,其中高等教育机构3所,中等职业学校10所。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全市共有医院50家,每千人拥有医生数达到2.5人。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率分别达到95%和98%。

行业数据与发展趋势

张掖市的产业结构在2017年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的比重持续上升。2018年张掖年鉴指出,旅游业是张掖市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年接待游客量达到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50亿元。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马蹄寺、大佛寺等景点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此外,张掖市的电子商务和物流业发展迅速,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0亿元,同比增长20%。物流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形成了以张掖为中心的河西走廊物流枢纽。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张掖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2018年张掖年鉴显示,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5%,湿地保护面积达到2000平方公里。张掖市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2017年单位GDP能耗下降3.5%。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成效显著,全市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100万千瓦和50万千瓦。张掖市还加强了对祁连山生态保护区的管理,实施了多项生态修复工程,有效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

文化与历史遗产

张掖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2018年张掖年鉴详细记录了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情况。张掖大佛寺是中国现存最大的西夏佛教寺院,寺内的卧佛雕像被誉为“亚洲第一大佛”。马蹄寺则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寺院,以其独特的石窟艺术和宗教文化吸引着众多信徒和游客。张掖市还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如张掖剪纸、张掖皮影等传统技艺得到了有效传承和发展。

通过2018年张掖年鉴的详细数据和分析,我们可以全面了解张掖市在经济、社会、行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发展情况。这些数据不仅为研究者和决策者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张掖市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8年张掖年鉴下载PDF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