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赤水年鉴下载PDF

5,620次阅读
没有评论

赤水市位于中国贵州省西北部,是遵义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赤水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而闻名,被誉为“中国竹子之乡”和“中国丹霞之都”。2019年赤水年鉴详细记录了该市在这一年中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为研究者和决策者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赤水市经济概况

根据2019年赤水年鉴,赤水市的经济在2019年保持了稳定增长。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120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15%,第二产业增加值占40%,第三产业增加值占45%。赤水市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显示出该市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在农业方面,赤水市以竹产业为主导,全市竹林面积达到100万亩,竹产业产值达到20亿元。此外,赤水市的茶叶、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工业方面,赤水市重点发展了食品加工、竹制品加工和旅游产品制造等产业,工业增加值达到48亿元,同比增长9%。

社会事业发展

2019年赤水年鉴显示,赤水市在社会事业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全市共有各类学校120所,其中普通高中5所,职业高中2所,初中15所,小学98所。教育投入持续增加,全年教育经费支出达到5亿元,同比增长10%。赤水市还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50个,其中医院1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个,乡镇卫生院120个。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在文化事业方面,赤水市注重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全年举办了多场文化活动,如赤水竹文化节、赤水丹霞文化节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参与者。此外,赤水市还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成功申报了多项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旅游业发展

赤水市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而闻名。根据2019年赤水年鉴,全市全年接待游客达到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50亿元,同比增长12%。赤水市重点打造了赤水丹霞、赤水大瀑布、四洞沟等旅游景区,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此外,赤水市还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农旅融合,全年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达到100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到10亿元。

赤水市还注重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全年新建和改扩建旅游公路100公里,新增旅游厕所50座,提升了旅游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赤水市的旅游业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赤水市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2019年赤水年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80%,位居全省前列。赤水市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年完成植树造林面积10万亩,新增绿地面积5万平方米。此外,赤水市还加强了对水资源的保护,全年治理河道50公里,水质达标率达到95%。

在能源利用方面,赤水市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全年新增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0兆瓦,风能发电装机容量5兆瓦。赤水市还加强了对工业污染源的监管,全年关闭和整治污染企业10家,工业污染物排放量显著下降。

年鉴宝总结

2019年赤水年鉴全面记录了赤水市在经济、社会、旅游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成就。赤水市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旅游业和加强环境保护,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这份年鉴为研究者和决策者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也为赤水市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9年赤水年鉴下载PDF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