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统计年鉴1978年

2,748次阅读
没有评论

安徽省概况

安徽省位于中国东部,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东邻江苏、浙江,西接河南、湖北,南连江西,北靠山东。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和工业基地,安徽省在1978年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步伐逐渐加快。《安徽省统计年鉴1978年》作为一份重要的历史文献,记录了当时安徽省的经济、社会、行业等多方面的数据,为研究该省的发展历程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经济数据概览

1978年,安徽省的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期。根据《安徽省统计年鉴1978年》的数据显示,全省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23.4亿元,其中农业占比高达40%,工业占比为35%,服务业占比为25%。农业作为安徽省的支柱产业,主要生产粮食、棉花、油料等作物,其中粮食产量达到1500万吨,棉花产量为20万吨,油料产量为50万吨

工业方面,安徽省的煤炭、钢铁、机械制造等行业初具规模。1978年,全省煤炭产量为3000万吨,钢铁产量为200万吨,机械制造业产值达到20亿元。这些数据反映了安徽省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工业基础和发展潜力。

社会数据解析

1978年,安徽省的人口总数为48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占比为15%,农村人口占比为8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40人,显示出安徽省作为人口大省的特点。教育方面,全省共有5000所小学1000所中学,高等教育机构数量较少,仅有10所大学。这些数据反映了当时安徽省教育资源的分布情况。

医疗卫生方面,安徽省的医疗资源相对匮乏。1978年,全省共有2000家医院5万张病床,每千人拥有的医生数为1.5人。这些数据表明,安徽省在医疗卫生领域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行业数据详析

《安徽省统计年鉴1978年》还详细记录了各行业的发展情况。农业方面,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油料为主。1978年,全省水稻产量为800万吨,小麦产量为500万吨,棉花产量为20万吨,油料产量为50万吨。这些数据反映了安徽省作为农业大省的地位。

工业方面,煤炭、钢铁、机械制造是安徽省的三大支柱产业。1978年,全省煤炭产量为3000万吨,钢铁产量为200万吨,机械制造业产值达到20亿元。此外,轻工业如纺织、食品加工等行业也有一定的发展,纺织业产值为10亿元,食品加工业产值为8亿元

年鉴宝总结

《安徽省统计年鉴1978年》作为一份重要的历史文献,全面记录了安徽省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社会、行业等多方面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安徽省在1978年的发展状况和潜力。作为农业大省和工业基地,安徽省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和活力。这份年鉴不仅为研究安徽省的发展历程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安徽省统计年鉴1978年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