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年鉴2012》是一部全面记录鞍山市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重要文献。作为辽宁省的重要工业城市,鞍山以其丰富的矿产资源、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在东北地区乃至全国都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将从多个维度为您解读这部年鉴,展现鞍山在2011年的发展成就。
鞍山市概况:工业重镇的转型之路
鞍山市位于辽宁省中部,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素有”钢都”之称。2011年,鞍山市总面积925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64.4万人。作为中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鞍山拥有鞍钢集团这一大型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根据《鞍山年鉴2012》数据显示,2011年鞍山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25.6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0.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435.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69.1亿元。这些数据充分展现了鞍山作为工业重镇的经济实力,同时也反映出第三产业正在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产业结构调整:传统工业与新兴产业并进
《鞍山年鉴2012》详细记录了鞍山市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2011年,鞍山市继续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同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在传统产业方面,钢铁工业仍然是鞍山的支柱产业。鞍钢集团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560亿元,利润总额65亿元。与此同时,装备制造、化工等产业也保持稳定增长,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新兴产业方面,鞍山市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2011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32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3.2%。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为城市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社会事业发展:民生改善与城市建设同步推进
《鞍山年鉴2012》不仅记录了经济发展成就,也详细反映了社会事业发展情况。2011年,鞍山市在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取得显著进步。
教育方面,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5.6%。医疗卫生方面,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5.8张,卫生技术人员6.5人,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
城市建设方面,鞍山市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全市完成城市道路改造面积120万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200公顷,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同时,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全年新开工保障性住房1.2万套,有效改善了居民居住条件。
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与区域合作成效显著
《鞍山年鉴2012》显示,2011年鞍山市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2.5亿美元,同比增长25%;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35亿美元,其中出口20亿美元,进口15亿美元。
在区域合作方面,鞍山市积极参与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交流。同时,积极融入东北亚经济圈,与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
《鞍山年鉴2012》作为一部全面记录城市发展的重要文献,不仅为研究鞍山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料,也为城市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通过这部年鉴,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鞍山在产业结构调整、社会事业发展、对外开放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展现了这座工业城市在转型发展道路上的坚定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