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年鉴2020

4,641次阅读
没有评论

北京科技年鉴2020》是记录北京市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文献,全面展现了2019年北京市在科技领域的成就与进展。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在推动国家科技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从多个维度解读《北京科技年鉴2020》中的关键内容,为读者提供详实的科技发展概况。

北京科技创新总体概况

2019年,北京市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根据《北京科技年鉴2020》数据显示,北京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2233.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17%,这一比例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2.7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3万家,形成了以中关村为核心的创新生态圈。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北京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5695.3亿元,同比增长14.9%,其中流向京外的技术合同成交额占比超过70%,充分体现了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

重点领域科技突破

北京科技年鉴2020》详细记录了北京市在多个重点领域的科技突破。在人工智能领域,北京集聚了全国60%以上的人工智能企业,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完整链条。量子信息科学、区块链、5G通信等前沿技术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生物医药领域,北京市推动了一批重大新药创制项目,2019年获批上市的新药数量占全国的1/3。同时,北京在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产业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科技人才与创新环境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北京科技年鉴2020》显示,截至2019年底,北京市科技人才总量超过400万人,其中两院院士超过800人,占全国总数的近一半。北京市通过实施”海聚工程”、”高聚工程”等人才计划,吸引了大量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在创新环境建设方面,北京市持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创新创业生态。2019年,北京市新增国家级众创空间和孵化器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同时,北京市还加大了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设立了多个重大科技专项,为原始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服务民生发展

北京科技年鉴2020》特别强调了科技在服务民生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北京市大力推进”城市大脑”建设,在交通管理、环境监测、公共安全等领域广泛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显著提升了城市治理水平。

在医疗健康领域,北京市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建立了覆盖全市的远程医疗网络,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群众。同时,北京市还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北京科技年鉴2020》全面记录了北京市科技创新的丰硕成果,展现了首都科技发展的蓬勃活力。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正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而不懈努力。对于关注科技发展的读者来说,《北京科技年鉴2020》无疑是一份极具参考价值的权威文献。

北京科技年鉴2020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