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统计年鉴2017

4,645次阅读
没有评论

北京市统计年鉴2017》是一份全面记录北京市经济、社会、行业等领域发展状况的权威统计资料。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不仅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经济、科技创新的重要枢纽。通过这份年鉴,我们可以深入了解2017年北京在多个领域的发展成就与挑战。

北京概况:首都的经济与社会地位

北京位于中国华北平原,是直辖市之一,总面积约1.64万平方公里。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在2017年继续保持着其在全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根据《北京市统计年鉴2017》显示,2017年北京市常住人口达到2170.7万人,城镇化率为86.5%,显示出其高度城市化的特点。

在经济方面,2017年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8万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高达80.6%,凸显了北京作为服务业中心的地位。金融、科技、文化创意等高端服务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经济数据:产业结构优化与创新驱动

北京市统计年鉴2017》详细记录了北京的经济结构变化。2017年,北京的第一产业增加值仅为120.6亿元,占比0.4%;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434.4亿元,占比8.7%;第三产业增加值则高达22545.0亿元,占比80.6%。这一数据表明,北京的经济结构已高度服务化,传统制造业的比重进一步下降。

在创新驱动方面,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2017年研发经费支出达到1579.7亿元,占GDP的比重为5.7%。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全年实现总收入4.9万亿元,同比增长12.3%。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6万家,占全国总数的10%以上。

社会数据:人口结构与民生改善

北京市统计年鉴2017》还提供了丰富的社会数据。2017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为1876.6万人,农村人口为294.1万人。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24.1%,较上年增加0.6个百分点。

在民生领域,北京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2017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达到59.8万人,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4.8人,均位居全国前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240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240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行业数据:重点产业发展与区域布局

北京市统计年鉴2017》对北京的行业数据进行了详细分类。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是北京的三大支柱产业。2017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266.8亿元,占GDP的15.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850.3亿元,占GDP的13.7%。

在区域布局方面,北京的城市功能优化持续推进。核心区(东城区、西城区)以服务业为主,承担着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等功能;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加快建设,成为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重要载体;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等科技创新平台布局进一步完善。

年鉴宝总结

北京市统计年鉴2017》为我们提供了全面、权威的数据支持,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北京在经济、社会、行业等领域的发展状况。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在2017年继续展现出其强大的发展活力与潜力。通过这份年鉴,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北京的发展脉络,为未来的研究与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北京市统计年鉴2017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