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统计年鉴2015

2,713次阅读
没有评论

北京统计年鉴2015》是一份全面记录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料,涵盖了经济、社会、人口、行业等多个领域的数据。作为首都,北京不仅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也是经济、文化、科技创新的重要枢纽。通过这份年鉴,我们可以深入了解2015年北京市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全国的重要地位。

北京市概况

北京市位于中国华北平原的北部,是中国的直辖市之一,也是全国的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中心。2015年,北京市常住人口达到2170.5万人,城镇化率为86.5%,是全国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在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根据《北京统计年鉴2015》的数据,2015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22968.6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达79.8%,显示出北京作为服务型经济主导城市的特点。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是北京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经济发展数据

2015年,北京市的经济发展呈现出稳中向好的态势。根据《北京统计年鉴2015》的数据,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535.6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表现尤为突出,成为推动工业增长的重要力量。

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2015年北京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990.9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基础设施投资达到2175.6亿元,同比增长12.1%,显示出北京市在城市建设方面的持续投入。此外,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226.3亿元,同比增长8.1%,反映出房地产市场的活跃。

社会事业发展

北京统计年鉴2015》还详细记录了北京市在社会事业方面的进展。2015年,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2859元,同比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569元,同比增长9.0%。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显示出北京市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的努力。

在教育领域,2015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达到59.8万人,同比增长2.1%。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91所,高等教育资源丰富,为首都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北京市的医疗卫生事业也取得了显著进展,2015年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648个,卫生技术人员达到28.6万人,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行业数据与产业结构

北京统计年鉴2015》显示,北京市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的主导地位更加巩固。2015年,北京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8331.9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金融业增加值达到3926.3亿元,同比增长18.1%,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也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2015年增加值达到2371.6亿元,同比增长12.3%。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吸引了大量高科技企业和人才聚集。此外,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693.8亿元,同比增长9.5%,显示出北京市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领先地位。

人口与就业情况

2015年,北京市常住人口达到2170.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77.7万人,农村人口292.8万人。人口密度为1323人/平方公里,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根据《北京统计年鉴2015》的数据,2015年北京市就业人口达到1217.3万人,同比增长1.2%。其中,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比达到78.5%,反映出北京市以服务业为主的就业结构。

在就业质量方面,2015年北京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39%,保持在较低水平,显示出北京市就业市场的稳定性和活力。此外,北京市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农民工就业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京统计年鉴2015》为我们提供了全面、详实的数据,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北京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京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份年鉴不仅是研究北京市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北京统计年鉴2015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