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统计年鉴2018

4,360次阅读
没有评论

亳州统计年鉴2018是全面记录亳州市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重要文献,为研究亳州的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持。作为安徽省的重要城市,亳州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经济结构,成为区域发展的亮点。本文将通过亳州统计年鉴2018中的关键数据,深入分析亳州的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概况。

亳州概况:历史文化与经济特色

亳州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中华药都”之称。作为全国重要的中药材集散地,亳州在中医药产业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亳州统计年鉴2018,2017年亳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为1180.5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为18.2%,第二产业占比为38.7%,第三产业占比为43.1%,显示出亳州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亳州统计年鉴2018显示,2017年亳州市工业增加值达到456.3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医药制造业、食品加工业和纺织业是亳州的三大支柱产业。特别是医药制造业,得益于亳州中药材资源的优势,全年实现产值超过2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0%以上。此外,亳州还积极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增速显著,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在农业方面,亳州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2017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500万吨,同比增长3.5%。中药材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全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20万亩,产值突破100亿元,为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社会发展:民生改善与公共服务提升

亳州统计年鉴2018还详细记录了亳州在社会发展方面的成就。2017年,亳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万元,同比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万元,同比增长9.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在教育领域,亳州市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2.3%,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均衡。

医疗卫生方面,亳州市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2017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到1200家,每千人拥有床位数达到5.2张,基本实现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此外,亳州还加大了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全年文化事业支出同比增长15%,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行业发展:中医药产业引领区域经济

作为“中华药都”,亳州的中医药产业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亳州统计年鉴2018显示,2017年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年交易额突破300亿元,占全国中药材交易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亳州中药材市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药商和投资者。

此外,亳州还积极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2017年,亳州中药材出口额达到5亿美元,同比增长12%,主要出口到东南亚、欧洲和北美等地区。亳州还成功举办了多届国际中医药博览会,进一步提升了亳州在全球中医药领域的影响力。

数据价值:年鉴助力研究与决策

亳州统计年鉴2018不仅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企业、研究机构和公众了解亳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年鉴中收录的详细数据涵盖了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多个领域,是研究亳州区域发展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通过亳州统计年鉴2018,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亳州在产业结构优化、民生改善和中医药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这些数据不仅反映了亳州的发展潜力,也为未来的政策制定和投资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总之,亳州统计年鉴2018是一部全面、权威的统计资料,为深入了解亳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无论是研究者、决策者还是普通公众,都可以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为亳州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

亳州统计年鉴2018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