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统计年鉴2019

3,533次阅读
没有评论

常州统计年鉴2019是了解常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作为江苏省的重要城市之一,常州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产业资源,成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经济枢纽。本文将通过常州统计年鉴2019中的数据,深入分析常州的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情况。

常州概况:地理位置与经济发展

常州位于江苏省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东临无锡,西接南京,南靠太湖,北濒长江。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常州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根据常州统计年鉴2019,2018年常州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7050.3亿元,同比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2.1%,第二产业增加值占47.8%,第三产业增加值占50.1%。这一数据表明,常州的经济结构正在不断优化,第三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社会数据:人口与居民生活水平

常州统计年鉴2019显示,截至2018年底,常州市常住人口为472.9万人,城镇化率达到72.5%。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常州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2018年,常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298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658元,分别同比增长8.2%和8.5%。此外,常州的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0.5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0%以内。

行业数据:制造业与新兴产业的崛起

常州作为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其工业发展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根据常州统计年鉴2019,2018年常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920.5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和新能源产业是常州工业的三大支柱产业。特别是新能源产业,常州的太阳能光伏、风电装备等领域的产值在全国占有重要份额。

此外,常州的新兴产业发展迅速。2018年,常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6.5%,同比增长10.2%。其中,生物医药、新材料和智能制造等领域的表现尤为突出。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常州的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未来的经济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交通与基础设施:助力城市发展

常州的交通基础设施完善,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常州统计年鉴2019显示,2018年常州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为320公里。此外,常州拥有常州奔牛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到250万人次。随着沪宁城际铁路、京沪高铁等多条铁路线路的开通,常州的交通网络更加便捷,进一步促进了区域经济的融合发展。

教育与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常州高度重视教育与科技的发展,将其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根据常州统计年鉴2019,2018年常州市共有普通高校12所,在校学生人数达到15.6万人。此外,常州拥有各类科研机构200余家,全年专利申请量达到3.5万件,授权量达到2.1万件。这些数据表明,常州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常州统计年鉴2019为我们提供了全面了解常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数据。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常州在经济、社会、行业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城市,常州正以其独特的优势,不断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常州统计年鉴2019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