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统计年鉴2016

3,312次阅读
没有评论

大同统计年鉴2016》是一部全面记录大同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文献,为研究大同市的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持。作为山西省的重要城市,大同市以其丰富的煤炭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闻名。本文将通过《大同统计年鉴2016》的数据,深入分析大同市的经济、社会、行业等方面的概况。

大同市概况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北部,是山西省的第二大城市,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市拥有云冈石窟、悬空寺等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游客。2016年,大同市常住人口约为340万,城镇化率达到56.5%。《大同统计年鉴2016》显示,大同市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产业转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经济发展数据

2016年,大同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为1020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8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2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15亿元。煤炭及相关产业仍是大同市的经济支柱,但第三产业比重逐年提升,显示出经济结构的优化趋势。

大同统计年鉴2016》还显示,大同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780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领域的投资占比较大。此外,大同市的外贸进出口总额为12亿美元,主要出口产品包括煤炭、机械设备和化工产品。

社会事业发展

在社会事业方面,大同市的教育、医疗和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2016年,大同市拥有普通高等学校5所,中等职业学校12所,基础教育学校覆盖率达到98%。《大同统计年鉴2016》数据显示,大同市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数为6.5张,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此外,大同市的文化事业蓬勃发展。2016年,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8个,文化馆12个。云冈石窟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大同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行业数据与产业转型

大同统计年鉴2016》详细记录了大同市各行业的发展情况。煤炭行业仍是大同市的主导产业,2016年原煤产量达到1.2亿吨,占山西省总产量的15%。然而,随着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和环保政策的实施,大同市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

在新能源领域,大同市的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500兆瓦和300兆瓦,成为山西省新能源发展的排头兵。装备制造业方面,大同市的轨道交通装备和重型机械制造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2016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达到120亿元,同比增长10.5%。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大同统计年鉴2016》还特别关注了大同市的环境保护工作。2016年,大同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80天,较上年增加20天。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大同市通过实施严格的环保政策和推广清洁能源,逐步改善了生态环境,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之,《大同统计年鉴2016》为研究大同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通过年鉴中的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大同市在经济转型、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作为年鉴宝网站的重要资源,《大同统计年鉴2016》将继续为学者、企业和政府决策者提供参考。

大同统计年鉴2016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