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统计年鉴2017

5,074次阅读
没有评论

阜新统计年鉴2017是阜新市统计局发布的一份权威性统计资料,全面记录了2016年阜新市的经济、社会、人口、环境等方面的数据。作为辽宁省的重要城市之一,阜新市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将基于阜新统计年鉴2017,深入分析阜新市的经济结构、社会发展和行业动态,为读者提供全面的数据参考。

阜新市概况

阜新市位于辽宁省西北部,是一座以煤炭资源闻名的老工业城市。近年来,阜新市积极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装备制造和新能源产业。根据阜新统计年鉴2017的数据,2016年阜新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为680.5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0.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80.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79.5亿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经济发展数据

阜新统计年鉴2017显示,2016年阜新市的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工业和服务业的稳步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10.4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表现尤为突出,分别增长6.8%7.5%。此外,阜新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320.6亿元,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兴产业领域。

在农业方面,阜新市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2016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80.2亿元,同比增长3.8%。粮食总产量为280万吨,创历史新高。同时,阜新市还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如花生、杂粮等,进一步提升了农业附加值。

社会发展数据

根据阜新统计年鉴2017,2016年阜新市的社会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常住人口为185.6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2.3%。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50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800元,分别增长6.5%7.2%

在教育领域,阜新市拥有各类学校520所,在校学生总数达到30万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为城市转型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此外,阜新市的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全市共有医疗机构320家,每千人拥有病床数达到6.5张

行业数据与产业结构

阜新统计年鉴2017详细记录了阜新市各行业的发展情况。2016年,阜新市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占比达到41.1%,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其中,旅游业发展迅速,全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50亿元

在工业领域,阜新市的煤炭产业虽然仍占据一定比重,但新能源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为城市经济注入了新活力。2016年,新能源产业产值达到80亿元,同比增长12%。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100亿元,同比增长8.5%

此外,阜新市还积极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金融、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兴行业表现亮眼。2016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79.5亿元,同比增长5.2%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阜新统计年鉴2017还重点关注了阜新市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2016年,阜新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80天,PM2.5浓度同比下降10%。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0.5%,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在资源利用方面,阜新市积极推进节能减排,2016年单位GDP能耗下降3.5%。同时,阜新市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示范。

阜新统计年鉴2017不仅为研究阜新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持,也为其他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宝贵经验。通过年鉴中的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阜新市在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阜新统计年鉴2017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