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村年鉴2017》是一部全面记录甘肃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文献,为研究甘肃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提供了详实的数据和资料。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省份,甘肃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农村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本文将通过《甘肃农村年鉴2017》的数据,深入分析甘肃农村的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概况。
甘肃农村经济数据概览
根据《甘肃农村年鉴2017》显示,甘肃省农村经济在2016年实现了稳步增长。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457元,同比增长8.5%。其中,农业产值达到1200亿元,占全省GDP的15%。粮食总产量为1100万吨,较上年增长3%,主要粮食作物包括小麦、玉米和马铃薯。
此外,甘肃农村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畜牧业产值达到40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3%。特色农业如中药材、高原夏菜和苹果等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特别是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00万亩,产量位居全国前列。
甘肃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甘肃农村年鉴2017》还详细记录了甘肃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情况。在教育方面,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医疗卫生方面,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8%,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甘肃农村的交通、通信和水利设施得到了显著提升。全省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2万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0%,为农村电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覆盖率达到90%,有效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
甘肃农村特色产业发展
甘肃农村的特色产业在《甘肃农村年鉴2017》中得到了重点记录。其中,中药材产业是甘肃农村的支柱产业之一。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主要品种包括当归、黄芪和党参等。中药材加工业也迅速发展,年产值达到200亿元。
此外,甘肃的高原夏菜产业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全省高原夏菜种植面积达到200万亩,年产量超过500万吨,主要销往全国各大城市。苹果产业也是甘肃农村的重要经济来源,全省苹果种植面积达到400万亩,年产量达到300万吨,其中静宁苹果更是享誉全国。
甘肃农村扶贫工作成效
《甘肃农村年鉴2017》还详细记录了甘肃农村扶贫工作的成效。2016年,全省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190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9.3%。通过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甘肃农村的基础设施、产业扶贫和教育扶贫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特别是在产业扶贫方面,甘肃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商等产业,帮助贫困人口实现增收。全省建成50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年接待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50亿元。农村电商也迅速发展,全省农村电商服务站达到5000个,年交易额超过10亿元。
年鉴宝总结
《甘肃农村年鉴2017》为我们提供了全面、详实的甘肃农村发展数据。从经济数据到社会事业,从特色产业到扶贫工作,甘肃农村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通过这部年鉴,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甘肃农村的发展现状,为未来的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