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村年鉴2018》是一部全面记录甘肃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文献,涵盖了农业、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等多个方面的数据和信息。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省份,甘肃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农村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本文将通过《甘肃农村年鉴2018》的数据,深入分析甘肃农村的经济、社会及行业发展概况。
甘肃农村经济概况
根据《甘肃农村年鉴2018》的数据显示,甘肃省农村经济在2018年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800元,同比增长8.5%。其中,农业收入仍然是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占总收入的60%以上。此外,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特色农业、畜牧业和林业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甘肃省的农业产值在2018年达到1,200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粮食产量稳定在1,100万吨左右,主要粮食作物包括小麦、玉米和马铃薯。与此同时,甘肃省的特色农产品如苹果、中药材和牛羊肉在全国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甘肃农村年鉴2018》还详细记录了甘肃省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情况。在教育方面,全省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了98%,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得到了显著改善。此外,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超过95%,有效缓解了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甘肃省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2万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解决了200万农村居民的饮水问题。这些基础设施的改善,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撑。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甘肃农村年鉴2018》指出,甘肃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进展。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步伐加快,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2018年,全省农业机械化率达到65%,比上一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此外,农村电商发展迅速,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的数量大幅增加,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在畜牧业方面,甘肃省的牛羊存栏量分别达到500万头和2,000万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特别是牛羊肉及其制品的出口量逐年增加,成为甘肃省农产品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甘肃农村年鉴2018》还特别关注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甘肃省通过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工程,有效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2018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了11.3%,比上一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此外,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方面,甘肃省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技术,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有效保护了农田生态环境。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也为农村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年鉴宝总结
《甘肃农村年鉴2018》为我们提供了全面、详实的甘肃农村发展数据,展现了甘肃省在农村经济、社会事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甘肃农村发展的脉络和未来潜力。作为西北地区的重要省份,甘肃在农村发展方面的经验和成果,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