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7》是一份全面记录中国国土资源状况的重要文献,涵盖了土地、矿产、海洋、测绘等多个领域的数据。作为年鉴宝网站的核心资源之一,这份年鉴为研究中国国土资源发展提供了权威的数据支持。以下将从多个维度对年鉴内容进行解读。
土地资源:总量与利用现状
根据《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7》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土地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约为1.35亿公顷,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4.1%。土地利用结构呈现“三多三少”的特点,即耕地多、林地多、草地多,但建设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相对较少。
年鉴详细记录了各省市的土地利用情况。例如,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耕地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5.6%,而北京市的建设用地比例则高达22.3%,反映了其作为国家政治、经济中心的特殊地位。
矿产资源:储量与开发潜力
《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7》显示,中国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的矿产种类达171种。其中,煤炭、铁矿石、稀土等资源的储量位居世界前列。年鉴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煤炭产量为34.1亿吨,铁矿石产量为12.8亿吨,稀土产量为10.5万吨。
年鉴还特别关注了矿产资源的区域分布。例如,山西省作为中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其煤炭储量占全国的17.3%。而内蒙古自治区则以其丰富的稀土资源闻名,稀土储量占全国的83.7%。
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
中国拥有约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海洋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7》显示,2016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到7.0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5%。其中,海洋渔业、海洋油气、海洋交通运输等产业表现突出。
年鉴特别强调了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例如,山东省作为海洋经济大省,其海洋生产总值占全省GDP的18.2%,同时也在海洋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驱动发展
《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7》还详细记录了中国测绘与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情况。2016年,全国测绘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4360亿元,同比增长10.8%。年鉴显示,随着北斗导航系统的全面应用和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测绘地理信息产业正在成为推动国土资源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年鉴特别提到,广东省作为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的先行者,其产业规模占全国的15.6%,并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年鉴宝总结
《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7》不仅是一份数据汇编,更是中国国土资源发展的缩影。通过这份年鉴,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在土地、矿产、海洋、测绘等领域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年鉴宝网站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下载渠道,助力更多人深入了解中国国土资源现状。
无论是研究者、政策制定者还是普通公众,都可以通过《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7》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为未来的决策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