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统计年鉴2015

5,188次阅读
没有评论

贵阳统计年鉴2015是了解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作为贵州省的省会,贵阳不仅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生态宜居城市。通过贵阳统计年鉴2015,我们可以全面了解贵阳市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行业布局等方面的具体表现。

贵阳概况:西南重镇的崛起

贵阳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贵州省的省会城市。作为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贵阳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2015年,贵阳市的常住人口达到468.4万人,城镇化率为72.1%,显示出城市化的快速推进。

贵阳的经济结构以服务业为主导,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4.3%。同时,贵阳也在积极推动工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大数据、电子信息、现代制造业等新兴产业。贵阳统计年鉴2015详细记录了这些经济数据,为研究贵阳的经济结构提供了重要依据。

经济发展:稳中求进,结构优化

根据贵阳统计年鉴2015,2015年贵阳市的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2891.16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42.5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178.2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570.36亿元。第三产业的高占比反映了贵阳经济结构的优化和服务业的蓬勃发展。

在大数据产业的带动下,贵阳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迅速,2015年增加值达到98.72亿元,同比增长25.6%。此外,贵阳的旅游业也表现亮眼,全年接待游客1.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380亿元。这些数据充分体现了贵阳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成效。

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和谐发展

贵阳统计年鉴2015显示,贵阳市在民生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27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138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在教育方面,贵阳市的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35.8%,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为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医疗卫生领域也取得了长足进步。2015年,贵阳市的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为7.2人,每千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为6.8张,基本实现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障的全覆盖。这些数据反映了贵阳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方面的努力。

行业数据:新兴产业引领未来

贵阳统计年鉴2015对贵阳的行业数据进行了详细梳理。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阳在大数据产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2015年,贵阳的大数据及相关产业规模达到916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30%。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为贵阳的经济注入了新动能。

此外,贵阳的现代制造业也表现突出。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918.56亿元,同比增长11.8%。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6%,成为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这些行业数据充分展现了贵阳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积极探索。

年鉴宝总结

通过贵阳统计年鉴2015,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贵阳市在经济、社会、行业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作为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贵阳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创新的发展模式,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如果您对贵阳的详细数据感兴趣,欢迎访问年鉴宝,下载更多统计年鉴,深入了解贵阳的发展轨迹。

贵阳统计年鉴2015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