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是一个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区。作为广西重要的生态屏障和资源富集区,河池市在2016年展现出了独特的发展态势。《河池统计年鉴2016》作为一份权威的统计资料,全面记录了河池市在这一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为研究河池市的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河池市经济概况
根据《河池统计年鉴2016》的数据显示,2016年河池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为789.6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78.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12.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98.9亿元。从产业结构来看,河池市的经济结构正在逐步优化,第三产业比重持续提升,显示出河池市在服务业领域的发展潜力。
河池市的农业基础较为稳固,2016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89.5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粮食总产量为128.6万吨,水果产量为45.3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78.2亿元。河池市作为广西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其农业发展的稳定性和多样性为全市经济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社会事业发展情况
在社会事业方面,《河池统计年鉴2016》显示,河池市的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均取得了显著进展。2016年,全市共有普通中学156所,小学987所,在校学生总数达到56.8万人。教育资源的不断优化,为河池市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
医疗卫生方面,河池市2016年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245个,其中医院45所,卫生院118所。全市卫生技术人员总数达到1.8万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2人。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进一步提升了河池市居民的健康水平。
文化事业方面,河池市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2016年全市共有文化馆12个,公共图书馆11个,博物馆6个。这些文化设施的建设,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也为河池市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工业与能源发展
河池市的工业发展在2016年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河池统计年鉴2016》数据显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98.7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是河池市工业的三大支柱产业。
能源产业是河池市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2016年,全市发电量达到156.8亿千瓦时,其中水电发电量为142.3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90.8%。河池市丰富的水资源为水电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为全市的能源供应提供了保障。
交通与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是河池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2016年,河池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2,34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为456公里。全市共有客运站45个,货运站32个,交通运输网络的不断完善,为河池市的物流和人员流动提供了便利。
此外,河池市在2016年还加大了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全市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8.6亿元,新建和改造城市道路56公里,新增城市绿地面积120公顷。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提升了河池市的城市形象,也为市民的生活质量提供了保障。
年鉴宝总结
《河池统计年鉴2016》全面记录了河池市在2016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为研究河池市的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从经济结构优化到社会事业发展,从工业增长到基础设施建设,河池市在这一年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通过《河池统计年鉴2016》的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河池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成就与潜力。
如果您对河池市的更多数据感兴趣,欢迎访问年鉴宝,下载《河池统计年鉴2016》及其他相关统计年鉴,获取更多详细数据和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