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统计年鉴2017是了解贺州市经济、社会、行业等多方面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重要城市,贺州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近年来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本文将通过贺州统计年鉴2017中的数据,深入分析贺州市的经济结构、社会发展和行业现状。
贺州市概况
贺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地处湘、粤、桂三省(区)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贺州市总面积1.18万平方公里,辖八步区、平桂区、钟山县、富川瑶族自治县和昭平县。截至2016年底,贺州市常住人口为242.6万人,城镇化率为43.5%。
贺州市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矿产资源和水资源。贺州是中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基地,拥有丰富的锡、钨、铅、锌等矿产资源。此外,贺州的水资源也非常丰富,境内有贺江、桂江等多条河流,为农业和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经济发展概况
根据贺州统计年鉴2017的数据,2016年贺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为680.5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30.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80.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70.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9.1:41.2:39.7,显示出贺州市经济结构的逐步优化。
贺州市的工业发展较为迅速,尤其是以有色金属、建材、食品加工为主导的工业体系逐渐形成。2016年,贺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180.5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食品制造业等行业表现尤为突出。
社会发展现状
在社会发展方面,贺州市的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根据贺州统计年鉴2017的数据,2016年贺州市共有普通中学120所,小学450所,幼儿园320所。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200个,其中医院35所,卫生院8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个。
贺州市的文化事业也取得了显著进展。2016年,贺州市共有公共图书馆5个,文化馆8个,博物馆3个。全市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8.5%,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5.8%,显示出贺州市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快速发展。
行业发展分析
贺州市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在农业方面,贺州市以水稻、蔬菜、水果、茶叶等为主导产业,2016年全市农业总产值为220.5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水果产量达到120万吨,茶叶产量达到2.5万吨,成为贺州市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
在工业方面,贺州市的有色金属、建材、食品加工等行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16年,贺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0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0亿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0亿元,食品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亿元。
在服务业方面,贺州市的旅游业、商贸物流业、金融业等行业发展迅速。2016年,贺州市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1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20亿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80亿元,同比增长10.5%。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5亿元,同比增长12.0%。
年鉴宝总结
贺州统计年鉴2017为我们提供了全面、详实的数据,展示了贺州市在经济、社会、行业等多方面的发展成就。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贺州市在产业结构优化、社会公共服务提升、行业发展壮大等方面的显著进步。贺州市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未来将继续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