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统计年鉴2017

5,247次阅读
没有评论

江门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作为珠江三角洲西岸的中心城市,江门市在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产业升级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江门统计年鉴2017》作为一份权威的统计资料,全面记录了江门市在2016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为研究江门市的经济结构、社会变迁和行业发展趋势提供了重要参考。

江门市经济数据概览

根据《江门统计年鉴2017》的数据显示,2016年江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2418.6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7.2%,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为48.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为44.3%。这表明江门市的经济结构正在逐步优化,第三产业的发展势头强劲。

在工业方面,江门市的制造业表现尤为突出。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045.3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食品饮料等支柱产业贡献显著。此外,江门市的外贸进出口总额也实现了稳步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123.6亿元,同比增长3.2%。

社会数据:人口与民生

江门统计年鉴2017》还详细记录了江门市的人口和民生数据。截至2016年底,江门市常住人口为456.6万人,城镇化率为63.5%。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江门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在民生领域,江门市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2016年,全市共有普通中小学在校学生62.8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2.8万张,基本实现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此外,江门市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也逐年提高,有效保障了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

行业数据:重点产业发展

江门市的产业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和高端化的趋势。《江门统计年鉴2017》显示,2016年江门市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和新能源等产业均实现了较快增长。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达到320.5亿元,同比增长9.2%;装备制造业增加值达到280.6亿元,同比增长8.5%。

在农业方面,江门市的特色农业和现代农业发展迅速。2016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320.8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水产养殖、水果种植和花卉栽培等特色农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此外,江门市还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江门市的城市发展与未来展望

江门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城市建设和交通基础设施方面投入巨大。2016年,江门市的城市道路总长度达到4500公里,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5%。此外,江门市还积极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广珠城际铁路江门段的开通进一步拉近了江门与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的距离。

在未来的发展中,江门市将继续依托其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江门市还将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

江门统计年鉴2017》作为一份全面、系统的统计资料,不仅为研究江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政府决策和企业投资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深入分析年鉴中的数据,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江门市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为江门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江门统计年鉴2017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