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年鉴-2002

5,156次阅读
没有评论

荆州年鉴-2002是记录荆州市在2002年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展情况的重要文献。作为湖北省的重要城市,荆州在2002年展现了其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的显著成就。本文将围绕《荆州年鉴-2002》中的关键数据,深入探讨荆州在这一年的发展概况。

荆州市概况

荆州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地处长江中游,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荆州市总人口约为640万,其中城镇人口占比约为30%。荆州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著称,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基地和工业城市。

在2002年,荆州市的GDP达到了320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约为25%,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约为40%,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约为35%。这一数据表明,荆州的经济结构正在逐步优化,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农业发展的稳步推进

2002年,荆州市的农业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350万吨,同比增长3.2%。其中,水稻产量为200万吨,小麦产量为80万吨,玉米产量为50万吨。此外,荆州的水产养殖业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全年水产品产量达到20万吨,同比增长5%

荆州市政府在这一年加大了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特别是在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机械化推广方面。全年共完成农田水利工程投资1.5亿元,新增灌溉面积10万亩。同时,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200万千瓦,同比增长6%

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2002年,荆州市的工业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20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轻工业增加值占比约为40%,重工业增加值占比约为60%。荆州的主要工业产品包括纺织、化工、机械制造等,这些行业在2002年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荆州市政府在这一年加大了对工业园区的建设力度,全年共完成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投资2亿元,新增入园企业50家。此外,荆州还积极引进外资,全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5000万美元,同比增长15%。这些举措为荆州的工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服务业发展的新亮点

2002年,荆州市的服务业发展呈现出新的亮点。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12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占比约为30%,交通运输业增加值占比约为20%,金融业增加值占比约为15%

荆州市政府在这一年加大了对服务业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在旅游业和现代物流业方面。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0亿元,同比增长12%。同时,荆州的现代物流业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全年物流业增加值达到10亿元,同比增长8%

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2002年,荆州市的社会事业也取得了全面进步。全年教育经费投入达到5亿元,同比增长10%。全市共有各类学校2000所,在校学生总数达到100万人。此外,荆州的医疗卫生事业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全年医疗卫生经费投入达到3亿元,同比增长8%。全市共有各类医疗机构500家,病床总数达到2万张

荆州市政府在这一年还加大了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力度,全年共发放各类社会保障金2亿元,同比增长10%。此外,荆州的文化事业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全年共举办各类文化活动100场,参与人数达到50万人次

年鉴宝总结

荆州年鉴-2002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和信息,全面展示了荆州市在2002年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成就。通过这一年的努力,荆州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进展,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您对《荆州年鉴-2002》中的更多数据感兴趣,欢迎访问年鉴宝,下载完整的统计年鉴,深入了解荆州的发展历程。

荆州年鉴-2002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