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统计年鉴2006

2,654次阅读
没有评论

荆州统计年鉴2006是了解荆州市在2005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重要参考资料。作为湖北省的重要城市,荆州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还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将通过荆州统计年鉴2006中的数据,全面解读荆州市的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概况。

荆州市概况

荆州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地处长江中游,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荆州市总人口达到约65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占比约为35%。荆州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湖北省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

根据荆州统计年鉴2006的数据,2005年荆州市的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约450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约为10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约为18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约为170亿元。这一数据表明,荆州市的经济结构正在逐步优化,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经济发展数据

2005年,荆州市的经济发展呈现出稳中向好的态势。荆州统计年鉴2006显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约300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化工、机械制造和纺织业是荆州市的三大支柱产业,分别占工业总产值的25%、20%和15%。

在农业方面,荆州市的粮食总产量达到约300万吨,同比增长5%。主要农作物包括水稻、小麦和棉花,其中水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60%以上。此外,荆州市的水产品产量也较为突出,全年水产品产量达到约20万吨,同比增长8%。

社会发展数据

荆州市的社会发展在2005年也取得了显著进展。荆州统计年鉴2006显示,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约8000元,同比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约3000元,同比增长6%。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教育方面,荆州市的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95%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0%。全市共有普通高校5所,在校学生人数达到约5万人。此外,荆州市的医疗卫生条件也在不断改善,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约500家,每千人拥有医生数达到2人。

行业发展概况

荆州市的行业发展在2005年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荆州统计年鉴2006显示,化工、机械制造和纺织业是荆州市的三大支柱产业,分别占工业总产值的25%、20%和15%。其中,化工行业以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为主,机械制造业以汽车零部件和工程机械为主,纺织业则以棉纺织和化纤纺织为主。

此外,荆州市的服务业发展也较为迅速。200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约170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和金融保险业是服务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分别占服务业增加值的30%、20%和15%。

年鉴宝总结

荆州统计年鉴2006为我们提供了全面了解荆州市2005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重要数据。从经济数据来看,荆州市的GDP增长稳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从社会数据来看,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从行业数据来看,化工、机械制造和纺织业是荆州市的三大支柱产业,服务业发展迅速。这些数据为我们深入了解荆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荆州统计年鉴2006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