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统计年鉴2018

5,194次阅读
没有评论

凉山统计年鉴2018》是全面记录凉山彝族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重要资料,涵盖了经济、社会、行业等多方面的数据。作为年鉴宝网站的核心资源之一,这本年鉴为研究凉山州的发展提供了权威的数据支持。以下将从多个角度对凉山州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进行解读。

凉山州概况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四川省面积最大的地级行政区。凉山州自然资源丰富,拥有独特的地理和人文景观,是四川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旅游目的地。根据《凉山统计年鉴2018》的数据,凉山州2017年常住人口为497.6万人,其中彝族人口占比超过50%。

经济发展数据

凉山州的经济以农业、矿产资源和旅游业为主。2017年,凉山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为1312.5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67.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36.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08.4亿元。从数据可以看出,凉山州的产业结构正在逐步优化,第三产业占比逐年提升。

在农业方面,凉山州是全国重要的烟草、蚕桑和水果生产基地。2017年,全州粮食总产量达到230.5万吨,烟叶产量为12.3万吨,水果产量为85.6万吨。这些数据表明,农业仍然是凉山州经济的重要支柱。

社会发展数据

凉山州的社会发展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依然面临一些挑战。根据《凉山统计年鉴2018》的数据,2017年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34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345元。尽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但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在教育方面,凉山州的教育普及率逐年提高。2017年,全州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8%,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8.5%。然而,由于地理条件限制,部分偏远地区的教育资源仍然相对匮乏。

行业数据亮点

凉山州的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稀土、铜、铅锌等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列。2017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56.7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采矿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是主要增长点。

旅游业也是凉山州的重要产业之一。2017年,全州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32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80亿元。凉山州的泸沽湖、邛海、螺髻山等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数据价值与应用

凉山统计年鉴2018》不仅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企业投资决策和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通过年鉴宝网站,用户可以便捷地获取这些数据,深入了解凉山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动态。

总之,《凉山统计年鉴2018》是一本内容丰富、数据详实的统计资料,全面反映了凉山州在2017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无论是研究者、决策者还是普通读者,都可以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凉山统计年鉴2018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