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统计年鉴2016

5,054次阅读
没有评论

辽宁统计年鉴2016》是全面记录辽宁省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重要文献,涵盖了经济、社会、行业等多个领域的数据与分析。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省份,辽宁省在2015年面临着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的挑战,同时也展现出新的发展机遇。以下将从多个维度对年鉴中的关键数据进行解读。

辽宁省概况

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东北三省中经济实力最强的省份之一。2015年,辽宁省总人口达到4374.6万人,城镇化率为67.35%,显示出较高的城市化水平。作为老工业基地,辽宁省在装备制造、石化、冶金等领域具有传统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

经济发展数据

2015年,辽宁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8669.02亿元,同比增长3.0%,增速较往年有所放缓。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384.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3369.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2914.7亿元。第三产业占比达到45.1%,显示出服务业在辽宁省经济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

从行业数据来看,装备制造业依然是辽宁省的支柱产业,2015年实现增加值4567.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4.2%。此外,石化行业和冶金行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865.4亿元1423.7亿元,显示出传统产业在辽宁省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社会发展数据

在社会发展方面,辽宁省在2015年取得了显著进展。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12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057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教育方面,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达到98.6万人,高等教育普及率持续提升。

医疗卫生领域,辽宁省2015年拥有卫生机构3.6万个,卫生技术人员32.5万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为7.43人,医疗资源分布较为均衡。此外,全省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146.7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2389.6万人,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行业数据与结构调整

辽宁统计年鉴2016》显示,辽宁省在2015年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2385.6亿元,占GDP的8.3%,显示出新兴产业的发展潜力。

在能源领域,辽宁省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为2.1亿吨标准煤,单位GDP能耗下降3.7%,节能减排成效显著。此外,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1万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占比为22.5%,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区域经济差异

辽宁省内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一定差异。沈阳和大连作为两大核心城市,2015年分别实现GDP7280.5亿元7731.6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2.4%。相比之下,辽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2015年人均GDP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60%左右。

辽宁统计年鉴2016》为研究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全面、权威的数据支持。通过年鉴中的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辽宁省在经济转型、社会发展和结构调整方面的努力与成就。对于研究东北地区经济、制定区域发展战略以及企业投资决策而言,这本年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辽宁统计年鉴2016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