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年鉴2018

3,055次阅读
没有评论

绵阳市概况

绵阳市位于中国四川省西北部,是四川省第二大城市,也是中国重要的科技城。绵阳市总面积20,249平方公里,辖9个县市区,常住人口约530万。作为中国唯一的科技城,绵阳市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根据绵阳年鉴2018数据显示,绵阳市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074.5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0.3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008.7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825.5亿元,增长8.8%。三次产业结构为11.6:48.6:39.8,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经济发展概况

绵阳市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等主导产业保持较快增长。绵阳市作为中国科技城,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2017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5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0%。

绵阳年鉴2018显示,绵阳市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60亿元,增长12.5%。其中,工业投资完成650亿元,增长15%;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80亿元,增长10%。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50亿元,增长12%。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20亿元,增长15%。

社会发展概况

绵阳市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持续改善。201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000元,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000元,增长9.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绵阳年鉴2018数据显示,绵阳市2017年新增就业人数达到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00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00万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绵阳市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17年全市共有普通高校10所,在校学生人数达到15万人。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有1000所,在校学生人数达到50万人。绵阳市作为中国科技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行业发展概况

绵阳市产业发展呈现多元化、高端化趋势。电子信息产业作为绵阳市的支柱产业,2017年实现产值8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2%。绵阳市拥有长虹、九洲等一批知名电子信息企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绵阳年鉴2018显示,绵阳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迅速,2017年实现产值300亿元,增长15%。全市拥有汽车整车生产企业3家,零部件生产企业100余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汽车产业体系。

新材料产业作为绵阳市的新兴产业,2017年实现产值200亿元,增长20%。绵阳市在新材料领域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形成了以稀土功能材料、高分子材料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

绵阳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2017年实现增加值825.5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9.8%。其中,金融、物流、旅游等行业发展势头良好,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绵阳年鉴2018全面记录了绵阳市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为研究绵阳市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通过年鉴宝网站,用户可以便捷地获取绵阳年鉴2018等各类统计年鉴,深入了解绵阳市及全国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绵阳年鉴2018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