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统计年鉴2017

5,101次阅读
没有评论

南京,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城市,不仅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南京统计年鉴2017》为我们提供了全面、详实的数据,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南京在2016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本文将基于《南京统计年鉴2017》,从多个维度解析南京的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情况。

南京经济概况

根据《南京统计年鉴2017》,2016年南京市的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了10503.02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8.0%。这一数据表明,南京的经济实力在不断增强,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从产业结构来看,南京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均保持了较快增长。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140.34亿元,同比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048.68亿元,同比增长8.7%。第三产业在GDP中的占比达到了57.6%,显示出南京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服务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社会事业发展

《南京统计年鉴2017》显示,南京在2016年的社会事业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全市常住人口达到827万人,城镇化率为82.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南京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居民生活质量持续提升。

在教育方面,南京拥有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2016年全市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达到80.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5.8%。南京的教育资源丰富,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在医疗卫生领域,南京的医疗资源也较为充足。2016年,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890个,卫生技术人员达到9.8万人,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1.8人,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不断提升。

重点行业发展

《南京统计年鉴2017》还详细记录了南京各行业的发展情况。作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南京的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石化等传统优势产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2016年,南京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115.34亿元,同比增长7.5%。

与此同时,南京的高新技术产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2016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2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5.6%。南京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的布局逐步深化,为未来的产业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居民生活水平

根据《南京统计年鉴2017》,2016年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9997元,同比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190元,同比增长8.8%。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在消费方面,南京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080.56亿元,同比增长10.8%。消费结构的升级趋势明显,居民对高品质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零售、旅游、文化娱乐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年鉴宝总结

《南京统计年鉴2017》为我们提供了全面、权威的数据,展示了南京在2016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无论是经济总量的突破,还是社会事业的进步,亦或是重点行业的蓬勃发展,南京都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潜力和活力。通过《南京统计年鉴2017》,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如果您对南京的更多数据感兴趣,欢迎访问年鉴宝,下载《南京统计年鉴2017》,获取更多详实的统计资料。

南京统计年鉴2017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