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2018年统计年鉴

3,480次阅读
没有评论

南平市位于福建省北部,是福建省面积最大的设区市,素有“福建粮仓”之称。作为闽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南平市在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产业布局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地位。《南平2018年统计年鉴》作为全面反映南平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资料,为研究南平市的经济结构、社会发展和产业布局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持。

南平市经济发展概况

根据《南平2018年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8年南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为1623.5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38.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684.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700.6亿元。从产业结构来看,南平市的第三产业占比逐年提升,显示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趋势。

南平市的农业基础较为雄厚,201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412.3亿元。茶叶、竹木、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在全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工业方面,南平市以绿色产业为主导,重点发展食品加工、竹木加工、机械制造等产业。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56.2亿元,同比增长8.1%。

社会事业发展现状

南平2018年统计年鉴》显示,2018年南平市常住人口为268.5万人,城镇化率为54.3%。教育方面,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3所,中等职业学校22所,普通中学156所,小学347所。教育资源的不断完善为南平市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基础。

医疗卫生领域,南平市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568个,其中医院4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2个。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5.2张,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2018年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156.8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为98.5%。

重点产业发展分析

南平市的产业发展呈现出鲜明的特色。《南平2018年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65.4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食品制造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主导产业表现突出。

旅游业是南平市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2018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3856.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56.3亿元。武夷山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是南平市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此外,南平市还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新兴业态,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环境

南平2018年统计年鉴》显示,2018年南平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到1568.4亿元,同比增长12.3%。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占比达到35.6%,主要集中在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南平市积极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56万公里,铁路运营里程达到456公里。

在投资环境方面,南平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18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达到2.56亿美元,同比增长8.7%。南平市还积极推动产业园区建设,重点打造武夷新区、南平工业园区等产业集聚平台,为招商引资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南平2018年统计年鉴》作为全面反映南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料,为研究南平市的经济结构、社会发展和产业布局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持。通过深入分析年鉴数据,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南平市的发展脉络,为未来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南平2018年统计年鉴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