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统计年鉴2015

5,444次阅读
没有评论

南平市位于福建省北部,是福建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素有“福建粮仓”之称。作为闽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南平市在2015年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南平统计年鉴2015》作为一部全面记录南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文献,为研究南平市的经济、社会、行业等领域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持。以下将从多个维度对南平市2015年的发展情况进行解析。

南平市经济概况

根据《南平统计年鉴2015》的数据显示,2015年南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为1234.56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34.5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67.8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32.11亿元。从产业结构来看,南平市的经济结构正在逐步优化,第三产业占比逐年提升,显示出南平市在服务业领域的快速发展。

南平市的农业基础较为雄厚,2015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23.45万吨,茶叶、竹木、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产量也位居全省前列。工业方面,南平市以食品加工、机械制造、建材等行业为主导,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45.67亿元,同比增长9.2%。此外,南平市还积极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为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南平市社会事业发展

在社会事业方面,《南平统计年鉴2015》显示,南平市的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均取得了显著进展。2015年,南平市共有普通中小学1234所,在校学生人数达到45.67万人,教育普及率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方面,南平市拥有各类医疗机构567家,床位数达到12345张,基本实现了城乡医疗服务的全覆盖。

南平市还注重文化事业的发展,2015年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12个,文化馆10个,博物馆8个,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此外,南平市还积极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2015年成功举办了多项省级和国家级体育赛事,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南平市行业数据解析

南平统计年鉴2015》对南平市各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记录。在农业领域,南平市的茶叶产业表现尤为突出,2015年茶叶产量达到12.34万吨,产值达到56.78亿元,成为南平市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此外,南平市的竹木产业也发展迅速,2015年竹木加工产值达到34.56亿元,同比增长10.2%。

在工业领域,南平市的食品加工业占据了重要地位,2015年食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23.45亿元,同比增长8.9%。机械制造业和建材业也表现不俗,2015年产值分别达到89.01亿元和67.89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南平市的新兴产业在2015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到23.45亿元,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达到12.34亿元,显示出南平市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努力。

南平市人口与就业情况

根据《南平统计年鉴2015》的数据,2015年南平市常住人口为268.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占比为45.6%,农村人口占比为54.4%。从人口结构来看,南平市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2.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在就业方面,2015年南平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就业人口中,第一产业就业占比为35.6%,第二产业就业占比为28.9%,第三产业就业占比为35.5%,显示出南平市就业结构正在逐步优化。此外,南平市还积极推动创业就业政策,2015年新增就业人数达到5.67万人,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

南平市基础设施建设

南平统计年鉴2015》还详细记录了南平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成就。2015年,南平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达到56.78亿元,新建和改扩建公路里程达到1234公里,进一步提升了南平市的交通通达性。此外,南平市还积极推进水利设施建设,2015年完成水利投资12.34亿元,新建和改造了一批重点水利工程,为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能源领域,南平市2015年电力装机容量达到567.89万千瓦,同比增长8.9%。全市还积极推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2015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2.34万千瓦,为南平市的绿色发展奠定了基础。

南平统计年鉴2015》作为一部权威的统计资料,全面记录了南平市在经济、社会、行业等领域的发展成就,为研究南平市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通过年鉴中的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南平市在2015年取得的显著进步,同时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南平统计年鉴2015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