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统计年鉴2012

3,113次阅读
没有评论

四川统计年鉴2012》是全面记录四川省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重要文献,为研究四川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持。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省份,四川在2011年展现了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和显著的社会进步。本文将通过《四川统计年鉴2012》中的数据,深入分析四川的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概况。

四川经济概况:稳步增长,结构优化

根据《四川统计年鉴2012》的数据,2011年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21026.7亿元,同比增长15.0%,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2985.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10568.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7473.0亿元。四川经济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其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特别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工业领域,四川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等支柱产业表现突出。2011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8500亿元,同比增长22.0%。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为四川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50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7.1%。

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城乡统筹

四川统计年鉴2012》显示,2011年四川省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899元,同比增长15.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28元,同比增长20.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统筹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在教育领域,四川的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5%。全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09所,在校学生人数达到150万人。医疗卫生条件也得到显著改善,全省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5人,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3.8张。

行业发展:重点产业表现突出

四川统计年鉴2012》详细记录了四川各行业的发展情况。在农业领域,四川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2011年粮食总产量达到3443万吨,同比增长2.5%。畜牧业和渔业也保持稳定增长,全省肉类总产量达到720万吨,水产品产量达到120万吨。

在能源领域,四川的水电资源丰富,2011年全省发电量达到2500亿千瓦时,其中水电发电量占比达到70%。四川还是中国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基地,2011年天然气产量达到250亿立方米,占全国总产量的25%。

在交通运输领域,四川的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11年,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5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000公里。铁路运营里程达到4000公里,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2900万人次,位居全国前列。

区域发展:成都引领,多点开花

成都作为四川省的省会城市,在2011年展现了强大的经济辐射能力。根据《四川统计年鉴2012》的数据,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850亿元,同比增长15.2%,占全省GDP的32.6%。成都的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金融业发展迅速,成为四川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除成都外,四川其他地区也呈现出多点开花的良好态势。绵阳、德阳、宜宾等城市的工业基础雄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甘孜、阿坝等民族地区在旅游业和特色农业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全省经济均衡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川统计年鉴2012》为研究四川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通过年鉴中的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四川在2011年取得的显著成就,以及其在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四川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省份,将继续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川统计年鉴2012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