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统计年鉴2016

2,911次阅读
没有评论

苏州,位于中国江苏省东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作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开放的经济政策,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苏州统计年鉴2016》作为一份权威的统计资料,全面记录了苏州在2015年的经济、社会、行业等多方面的发展情况,为研究苏州的区域经济和社会变迁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苏州经济数据概览

根据《苏州统计年鉴2016》显示,2015年苏州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了1.45万亿元,同比增长7.5%。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苏州经济的强劲增长势头,也凸显了其在江苏省乃至全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苏州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了48.5%,显示出服务业在苏州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强。

在工业领域,苏州的制造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2015年,苏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了6800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表现尤为突出,成为推动苏州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

苏州社会数据解析

苏州统计年鉴2016》还详细记录了苏州的社会发展情况。2015年,苏州的常住人口达到了1061万人,城镇化率为75.8%,显示出苏州城市化进程的稳步推进。在教育领域,苏州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65%,基础教育普及率也保持在较高水平,为苏州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在医疗卫生方面,苏州的医疗资源进一步优化。2015年,苏州每千人拥有床位数达到了5.8张,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数达到了2.6人,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显著提升。此外,苏州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日趋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率均超过了95%,为居民提供了全面的社会保障。

苏州行业数据亮点

苏州统计年鉴2016》还特别关注了苏州各行业的发展情况。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苏州作为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2015年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达到了1.2万亿元,占全国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的10%以上。苏州的集成电路、平板显示、通信设备等细分领域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具有重要影响力。

在旅游业方面,苏州凭借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2015年,苏州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了1.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了1800亿元,旅游业成为苏州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苏州统计年鉴的价值与意义

苏州统计年鉴2016》不仅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企业投资、学术研究等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参考。通过这份年鉴,读者可以全面了解苏州在2015年的经济、社会、行业等多方面的发展情况,洞察苏州的发展趋势和潜力。

总之,《苏州统计年鉴2016》是一份极具价值的统计资料,它不仅记录了苏州的发展历程,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对于关注苏州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读者来说,这份年鉴无疑是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苏州统计年鉴2016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