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2》是一份全面记录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的重要文献。该年鉴详细收录了2011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各项统计数据,涵盖了行业规模、研发投入、经济效益等多个方面,为研究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高技术产业概况
2011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根据《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2》的数据显示,全国高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8.5万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主要行业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行业分布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是高技术产业中规模最大的行业,2011年总产值达到4.2万亿元,占高技术产业总产值的49.4%。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紧随其后,总产值达到1.8万亿元,占比21.2%。医药制造业虽然规模相对较小,但增长速度较快,2011年总产值达到1.2万亿元,同比增长22.5%。
研发投入与创新能力
研发投入是衡量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2011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经费支出达到1,200亿元,同比增长20.5%。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研发经费支出最高,达到600亿元,占全行业研发经费支出的50%。
专利与技术创新
2011年,中国高技术产业专利申请量达到10万件,同比增长25%。其中,发明专利占比40%,实用新型专利占比35%,外观设计专利占比25%。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在专利申请量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专利申请量达到5万件,占全行业的50%。
区域发展差异
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较好,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较高。2011年,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6.5万亿元,占全国高技术产业总产值的76.5%。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分别为1.2万亿元和0.8万亿元,占比分别为14.1%和9.4%。
重点省份与城市
广东省是中国高技术产业最为发达的省份,2011年高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2.5万亿元,占全国高技术产业总产值的29.4%。江苏省和浙江省紧随其后,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分别为1.8万亿元和1.2万亿元,占比分别为21.2%和14.1%。
在重点城市方面,深圳市是中国高技术产业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2011年高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1.2万亿元,占全国高技术产业总产值的14.1%。北京市和上海市的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分别为0.8万亿元和0.7万亿元,占比分别为9.4%和8.2%。
经济效益与社会贡献
高技术产业不仅对经济增长有重要贡献,还对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2011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实现利润总额5,000亿元,同比增长18.5%。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利润总额最高,达到2,500亿元,占全行业利润总额的50%。
就业与社会效益
2011年,中国高技术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000万人,同比增长10%。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从业人员最多,达到500万人,占全行业从业人员的50%。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不仅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还推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
《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2》为我们提供了全面、详细的数据支持,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