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统计年鉴2005

4,916次阅读
没有评论

中国统计年鉴2005》是一部全面记录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文献,涵盖了经济、社会、行业等多个领域的数据。作为年鉴宝网站的核心资源之一,这部年鉴为用户提供了详实的统计数据和深入的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在2005年的发展状况。

中国经济数据概览

2005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8.23万亿元,同比增长9.9%。这一增长速度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显示出中国经济的强劲动力。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3万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8.7万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7.2万亿元。第三产业的发展尤为显著,占GDP的比重达到39.5%,表明中国经济结构正在逐步优化。

在投资方面,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86万亿元,同比增长25.7%。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为1.57万亿元,同比增长19.8%。这些数据反映出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等领域的持续投入,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社会数据:人口与就业

2005年,中国总人口为13.07亿人,其中城镇人口为5.62亿人,占总人口的43%。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国就业人员达到7.58亿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保持在较低水平。

在教育领域,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达到1561万人,同比增长17.3%。高等教育的普及,为中国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了人才保障。此外,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到29.8万个,医疗卫生服务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升。

行业数据:工业与农业

2005年,中国工业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7.62万亿元,同比增长16.4%。其中,重工业增加值为5.1万亿元,轻工业增加值为2.52万亿元。重工业的快速发展,反映了中国在制造业、能源等领域的强劲实力。

在农业方面,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4.84亿吨,同比增长3.1%。农业生产的稳定增长,为国家的粮食安全提供了保障。此外,全国肉类总产量达到7743万吨,同比增长5.6%,显示出畜牧业的发展潜力。

区域经济:东部沿海地区的领先地位

2005年,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继续在全国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以广东省为例,其GDP达到2.17万亿元,占全国GDP的11.9%。广东省的工业增加值达到1.02万亿元,同比增长18.5%,显示出其在制造业领域的强大竞争力。

上海市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2005年GDP达到9154亿元,同比增长11.1%。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240亿元,占GDP的57.2%,表明上海市在金融、贸易等服务业领域的领先地位。

年鉴宝总结

中国统计年鉴2005》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和深入的分析,帮助我们全面了解中国在200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无论是经济数据的快速增长,还是社会领域的稳步推进,这部年鉴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通过年鉴宝网站,用户可以轻松获取这些数据,为自己的研究和决策提供支持。

中国统计年鉴2005

评论(没有评论)